立法院「推動分級醫療,強化偏鄉醫療」公聽會
-全民健保開辦22年來,雖擁有普及、方便、自由、便宜及高滿意度等優點,但這些成果其實都是建立在醫事人員和醫療體系辛苦的支持之下,其中民眾的就醫自由和支付制度更是長年爭論的議題。健保法為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在第43條訂定未經轉診自負部分負擔比率「30%、40%、50%」,但卻因標準過高一直無法落實。邱泰源委員理事長本於改革民間先行的精神,經過醫師公會全聯會眾人的智慧和討論,建議將現行部分負擔制度調降為「合理且可落實的定率制」。另外,也在委員會中提案要求衛福部研議在大新竹地區建立協調區域轉診及分級醫療的最佳模式
-今日(2018/4/26),衛環委員會由召委邱泰源委員召開「推動分級醫療,強化偏鄉醫療」公聽會,邀請醫師公會全聯會等31位專家學者及單位代表,以及衛福部和原民會。相當關心醫療體系改革的立法委員廖國棟、陳宜民、陳曼麗、林靜儀、吳焜裕和李彥秀都出席致詞。邱委員於開場就重申,所有的醫療改善計畫都是以「不增加民眾負擔」和「不減少醫療院所和人員收入」為最高原則,也強調醫療照顧是充滿愛與關懷的人與人之間的照顧,絕對不是消費行為。
公聽會在下午一點半時進入尾聲,邱委員提出9點結論,建請衛福部儘速研議:
1.在增進民眾就醫權益、提升醫療品質和健保永續的原則上,儘速提出更有效率落實分級醫療的策略及配套措施。
2.行政部門對於有效的措施,應向全國媒體及民眾溝通。也強調正確聰明就醫的途徑。
3.請確實研議健保部分負擔定率制的合理調降修法建議,並發揮其正面意義。
4.儘速研議大新竹地區可否協調區域轉診及分級醫療的最佳模式。
5.檢視偏鄉醫療照護人力的養成及鼓勵措施,提出強化策略。並研議公費醫師如何提供全人醫療照顧。如服務地區有專科需求,建議可再提供一年的該專科訓練。
6.建議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應修正為500公尺。研討無藥事人員地區以及藥師請假時,可由醫師代理的制度。
7.研議未來大醫院新設嚴格審查的建議。
8.針對上述建議,請行政單位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後的建議。
9.後續將再透過委員會及各種會議持續討論。